ico_gvoice

【書摘】AI 未來 李開復博士深度解析人工智能未來十年趨勢

▲AI·未來

人工智能一直是近幾年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,鋼鐵人東尼和人工智慧電腦「賈維斯」的互動讓人稱羨,那麼這樣的情景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不久的將來呢?人類有可能從勞力密集中釋放,尋求更多生命的意義嗎?  

李開復博士在《AI·未来》這本書中分享了人工智能發展的過去與未來,以及中美之間的優劣勢,有助於我們初步認識整個行業,這裡擷取重點分享給大家。    

美國發展較早,中國緊追在後  

1990年代開始,美國已在人工智能領域有所成就,而隨著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,中國大陸官方發佈,希望到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創新中心:

北京中關村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地帶,相關資源, 政策, 人才均為重點投入目標。

2017年給予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風險投資,佔全球人工智能投資的48%,首次超越美國。

中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,提供了海量豐富的數據,為人工智能發展建立良好優勢。

人工智能的科學方法

主要分成兩種:

1.規則式方法(符號式系統/專家系統)

指用一系列的邏輯規則來教導計算機如何思考,如”若X則Y”,通過將相關領域的專家智慧轉變成可依循的規則定義,讓人工智能軟件更好的適應現實世界,但這種方式只適合簡單且定義明確的問題,無法處理可能的選擇或操作大增的狀況。

規則式方法沒有自行學習的能力,所以當遇到的狀況不在事前的考慮範圍內時,就無法處理,因此還是有其侷限性。  


2.神經網絡方法(深度學習)

既然複雜的問題,無法通過窮盡所有規則來解決,那何不如在機器上直接重建人腦呢?畢竟人腦可是處理複雜問題的專家。

神經網絡方法通過模仿人腦的「類神經網路」(Neural network),讓機器可以有「學習」能力:我們將某一現象(圖片或語音等)的大量例子輸入人工神經網絡,讓網絡從這些數據中學習,識別出規律。

「深度學習」僅能用於特定領域做出決策、預測和分類,所以需要使用大量來自特定領域的數據,才能為想要的結果做出最佳決策。

而「深度學習」為什麼近幾年這麼紅呢?原因是在於:

需要大量的計算機運算力 => 現在運算力變的強大又便宜

需要大量的數據 => 互聯網崛起,產生海量的數據

舉個目前我的團隊在做的「人工智能測膚」為例:

▲人工智能測膚報告

首先,我們必須要明確這套算法是要針對哪些人種進行皮膚問題的檢測,因為不同人種皮膚問題/膚色會有所差異,這會決定我們用來訓練算法的數據源。=> 假設我們選定黃種人,需要檢測出黑眼圈、色斑、痘痘等問題。  

第二步,蒐集大量照片,人工標注每張照片上的皮膚問題,(不要懷疑,就是人工一張張標記),這就是作為機器學習的算法要達到的最高標準:即和真人判斷的一致,所以當人工標注越準確,算法所輸出的結果也會越精準。  

第三步,設計算法並修正。我們會先設計一套算法來跑這些數據,然後輸出結果和準確率,例如算法告訴我這張照片上有10顆痘痘,分別在左右臉頰上的哪些位置,這時去對應人工標注的結果,照片上應該只有5顆痘痘,且在左臉頰,那就代表這套算法還不夠準確,存有誤判,這時需要再修正算法(告訴它右臉頰的不是痘痘~),直到精確度提高到我們想要的標準為止。

最後,當我們拍一張照片時,即便這張照片不在一開始的算法訓練中,這套算法也能準確告訴我們它辨識出的皮膚問題,且這個判斷會和人為結果近乎一致,這時我們就能到一個智能的測膚專家啦~    

人工智能應用的四波浪潮  

第一波:互聯網智能化

在這波浪潮下的主要獲益者是互聯網公司,通過蒐集用戶行為數據,來貼上標籤,算法可以了解、研究、學習個人喜好,從而推薦專門針對我們的內容,例如抖音、淘寶、Google等。  


第二波:商業智能化

指的是將傳統公司過往累積的大量專業數據貼上標籤,結合強特徵和弱特徵,挖掘隱性關係,為企業提供決策依據,例如保險公司能從理賠事故中更好的識別出保險詐欺、星期三取得貸款的人往往較快地償還。

美國目前在商用人工智能領域領先中國,原因在於美國的金融業有良好的儲存架構,利於人工智能的發展。中國公司大多使用自己特有的系統來保存數據,且對於第三方的專業服務較不願意投入。 中國大部分傳統企業存在數據尚未結構化, 企業文化老舊等現象,使其難在第二波人工智能時享受技術紅利。


第三波:實體世界智能化

將人工智能延伸至生活環境中,以大量的傳感器和智能型器材,把現實世界轉化成可被深度學習算法分析和優化的數據,算法能夠模擬人腦的運作方式,把圖片或視頻的像素匯集成有意義的集群,以辨識其中的對象。聲音數據則可以提煉其中字詞,解析整個句子的意思,例如:小愛音箱、人臉支付等。

此波人工智能開始模糊線上線下世界之間的界限,大幅增加我們和互聯網的互動節點,形成OMO(Online-Merge-Offline):將線上世界的便利性帶進線下,把線下世界感知道的內容帶到線上 eg. 肯德基刷臉支付、定制教育(針對每個人的學習程度動態設計課程)等。      

▲支付寶和肯德基共同推出刷臉支付

中國因對於公共數據和個人隱私接受度較高,願意藉此換取便利性,加上深圳有智能硬件的製造優勢,所以相對美國發展快速。  


第四波:自主智能化

指的就是大家熟悉的無人機、自動駕駛的應用了,值的一提的是中國在城市規劃上,直接是以配合自動駕駛來考量,所以更能很好的提供其發展空間。    

人工智能的省思:回到人的價值  

人工智慧的四波浪潮已經改變了世界,未來也將對全球經濟和社會造成巨大的衝擊 ,和可能帶來大規模失業。  

李開復博士提出從「人機協作」和「關愛型工作」來調整未來的崗位需求,以真正減輕人工智慧對就業造成的巨大衝擊,同時讓人類發揮特有的價值。        





本文經作者 Livia Yang 同意,轉載自:【書摘】AI 未來 李開復博士深度解析人工智能未來十年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