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資深電影行銷人,牽猴子行銷總監王師迄今已發行50部中外電影,包含台灣電影圈低潮期時的《北極》,到國片再度起飛後的《翻滾吧!男孩》、《不老騎士》、《總舖師》等。其中,紀錄片是他近六年來投入深耕的領域,2013年,王師一舉將《看見台灣》推向台灣紀錄片的巔峰。
六大行銷創意,創票房紀錄
高達九千萬的製作成本與毫無劇情脈絡可言的《看見台灣》,對齊柏林導演來說是夢想,對王師來說是豪賭,一場非贏不可卻全無把握的豪賭。兩人第一次見面,談空拍,談台灣紀錄片現況,談觀眾為何要來看一部像是國家地理頻道會播出的節目,但不管怎麼談,都得面對最殘酷的現實問題:要不要上映?
如果只是希望為議題發聲,發揮社會影響力,那麼大可依循李惠仁導演《不能戳的秘密》模式,將全片上傳YOUTUBE,兩百萬人次的觀賞絕對能達到喚醒大眾關注議題的目標;但,王師心裏想的是,有沒有可能運用行銷的力量,將觀眾帶進電影院,為充滿理想的齊柏林導演解除抵押一棟房子的壓力?
決定合作後,王師運用SWOT分析《看見台灣》的優勢與劣勢,從中找出機會點,提出六大行銷創意,一步一步讓全台灣人都想要《看見台灣》。
▲《看見台灣》電影海報。
第一個創意策略是「塑造英雄」,將本身就深具魅力與故事的創作者從幕後推向幕前。英雄的迷人之處,不在完美,而在他的堅持,因此王師對大眾大膽坦白齊柏林的劣勢,成功引起台灣人的疼惜。第二個創意策略是「找到代表台灣的說書人」,吳念真是所有人心目中的不二人選,他用他的聲音帶領大家從三萬英尺的高空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,讓空拍電影不只是炫技,更貼近台灣和土地,也更有人味與話題。第三個創意策略是「做大議題」,善用紀錄片多層次的議題,橫跨各媒體版面,引起政府、企業、民眾的注意,《看見台灣》沒花任何預算就登上了報紙的頭版頭條。第四個創意策略是「創造感動」,馬彼得校長帶著原住民小朋友登上玉山唱拍手歌這個收尾,成為一種希望,勾起感動的共鳴,從YOUTUBE花絮得到五十萬人次觀看即可見一斑。最後兩個行銷創意則搭上現代科技的浪潮,完美運用了社群與口碑的力量。
▲ 101外牆兩度點燈為《看見台灣》宣傳。
社群與口碑力量,超乎所想
時代的改變,帶動行銷思維的改變。現在真正厲害的宣傳不只要透過媒體,更要透過社群網路與口碑醱酵。王師表示,在有限的行銷預算下,他們先以長達一年的行銷籌畫炒熱議題,拉高聲勢與格局;在最後階段,高雄巨蛋首映與中正紀念堂大型戶外首映的創舉,則是製造極大公關話題的功臣,除了「台灣首部空拍紀錄片」的特殊性外,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個台灣人都覺得這部紀錄片與自己密切相關,且自動自發想要參與其中,於是兩大創新行銷作法「群眾募資與包場策略」應運而生。
中正紀念堂大型戶外首映的高度與參與感,是王師認為應該投資的宣傳,但高昂的費用卻讓整個行銷團隊陷入愁雲慘霧中,直到「群眾募資」的想法出現,讓他們決定邀請民眾一起為台灣付出力量,支持齊柏林,也支持《看見台灣》。當天的熱絡場面,讓王師深受感動,認為這場活動已經超越首映,成為一場「儀式」,民眾是信徒,而不僅僅是觀影者。於是,由此開始,口碑效應開始醱酵,社群開始發揮力量,《看見台灣》上映長達三個半月,期間創造一千場包場,票房更高達兩億。
▲透過群眾募資,《看見台灣》的露天首映會活動,共有千人響應,盛況空前。
沒有不可能,勇敢迎向挑戰
對王師來說,《看見台灣》的成功只是一部紀錄片的成功。台灣每年上映五百部電影,如何幫助台灣紀錄片在眾多強大的競爭影片中突破重圍,讓觀眾走進電影院,依然是艱難的挑戰。但,面對有意義的議題,面對執著堅持的創作者,王師滿腔的熱情從未熄滅過,未來也將繼續燃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