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o_gvoice

台灣首支南極長征隊,歷險大公開

2018年12月13日,這一天對你來說可能稀鬆平常,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,早已忘記當天做了什麼事;但對於橘子關懷基金會而言,卻是難忘的南極冒險起點。這趟冒險的旅程,創辦人Albert擔起隊長的責任,召集了紀錄片導演楊力州與他的攝影師、宥勝、陳彥博等好友,與兩位長征隊隊員林語萱、吳昇儒一同前往。經過三個月的沉澱與休息後,Albert與楊力州導演以對談方式與橘人們分享難以忘懷的歷險過程。

Q1:南極冒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

A1:

團隊合作與天候狀況。

Albert表示,這次的探險由台灣團隊和冰島團隊合力完成,但惡劣的天候狀況與人為的糧食判斷失誤,讓兩個團隊的合作與磨合相當困難,關係非常緊張。一趟為期60天的冒險,超過8成的日子都是暴風雪,不但讓宥勝在第二天就決定放棄,也讓Albert身體出現諸多部位的不適,如:脊椎、右肩、左膝;加上冰島團隊本來算好的30天份行動糧,卻判斷失誤變成13天半就會消耗完,都在在打打擊彼此的信任關係,並考驗Albert的團隊整合能力。  

楊力州導演表示,雙方的衝突在出發的第二天就一觸即發,讓他緊張到把所有攝影裝備連夜撤下極地車,Albert更是連通訊設備都搬下來,「那時候,我們最怕的就是叛變!」兩人超怕冰島團隊情緒一來直接把三台極地車通通開走,放生台灣團隊,面對不受控的局面,Albert立刻決定召開團隊會議,讓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那一塊「家人」提醒彼此的共同目標是活著回來,才讓這趟冒險繼續安全前行。Albert表示,如果還有下次,希望連後勤單位都自己訓練。  

曾在十年前到北極跟拍陳彥博極地馬拉松賽的楊力州導演說,南極比北極更困難,「上次北極大概是21天有3到5天是暴風雪,但這次南極卻是60天裡只有3到5天沒有暴風雪。」嚴酷的天候,加上冒險計劃因應行動糧存量調整成16天內走完行程,Albert決定走高原路線,低溫且低氧的環境條件,讓冒險的難度不停向上攀升,真的要有莫大的決心,不然就會想放棄了。

▲台灣南極長征隊隊員們。(圖片取自https://www.nownews.com/news/20190216/3227305/)    


Q2:南極冒險的食衣住行,有什麼特別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嗎?

A2:  

提到在南極的生活種種,Albert和楊力州導演恨不得什麼都能說給大家聽,但時間有限下,針對飲食和排泄有「極細膩」的分享。  

因為南極公約之故,任何人不得留下垃圾在南極大陸上,意即連身體製造出的尿液與糞便都必須完完整整帶走,乍聽似乎很合理,但實際上非常難操作。團隊帶了三個桶,要裝一行人的排泄物,每到紮營處,就會有人負責搭建廁所帳,廁所帳裡要挖掘兩個洞,是腳要踩的位子,另一個兩公尺的大洞則是要放桶子的。一分鐘內要卸下身上的裝備,完成上廁所的動作,簡直比當兵還要嚴格,更別提女生的難度還高於男生。如果是行進間要上廁所,那根本是找自己麻煩,因為暴風雪極大,要盛裝尿液的塑膠袋完全無法控制,又得在一分鐘內動作完畢,不然要嘛人結冰,要嘛尿在身上。  

自南極大陸飛回智利時,三個裝滿排泄物的桶子就放在所有人的身旁,隨著氣溫漸漸回暖,本來沒什麼味道的排泄物桶子味道四溢,所有人兩個月內的「味道」彷彿都回來了。楊力州導演笑著說,之前還有飛機遇到亂流,桶子沒有封緊,嗯……後果可想而知。  

至於在南極的吃,有兩種:行動糧與脫水糧。一天一餐的行動糧是極高熱量的補充,脫水糧則被暱稱作「紅包」。負責廚務的隊員會取冰燒水,將大約60度的熱水倒進紅包約10分鐘就可以吃了。一開始大家狀況還行時,進食都沒什麼問題,但到後期,只剩Albert還能好好讓食物留在胃裡,楊力州導演表示坐在極地車上就像是坐碰碰車,時間短還好,但每天坐12小時就不好了,常常一個震動食物就從胃裡滿到喉嚨,可是又不能打開窗戶往外吐,只得再吞回去。貼心的Albert知道大家食慾盡失,所以都會挑大家不愛的口味吃,像是納豆,而把咖哩雞或牛腩口味留給隊員。  

儘管Albert和楊力州導演談起這些事時都「津津有味」,惹得橘人們哄堂大笑,但在當時想必應該是笑不出來的,光是為了要維持身體機能,而忽略身體的抗議強迫進食,就夠難受的了。楊力州導演補充道,Albert的貼心還有薑茶,在零下三十度的南極喝到暖呼呼的薑茶,幸福感滿溢 ( Albert提醒要帶夠力的保溫瓶,冰島團隊提供的完全沒用,一打開都結冰,但膳魔師的竟然還冒著煙!)    


Q3:最難忘的是什麼?

A3:  

「最難忘的是第二天,這一天是冒險中對我來說最長的一天。」Albert心有餘悸回憶道。因為脊椎痛到不行,隨行團隊人員都很擔心他的身體狀況,甚至希望他放棄,但Albert硬是咬下撐下來,在滑雪11公里後,Albert下半身完全麻痺,改用步行,連步行都無法時,才呼叫車子前來支援,在深雪的環境中,車子寸步難行,一動就原地打轉往下深挖。  

同樣在這一天,身體與精神狀況最差的時候,Albert產生幻覺,他覺得前面就是懸崖。在南極,冰層大陸的確可能有裂縫,也就是冰隙,常常深達幾百公尺,如果一摔下去,連想都不用想,完全沒有存活的可能。當Albert看見懸崖時,他拿掉了雪鏡,定睛想看清楚,一看地變平了,果然是幻覺。為了避免影響團隊士氣,這一段內心糾結,Albert在現場隻字未提,連楊力州導演都是全橘總動員演講時才知道。

▲面對所有的險阻,提到心中最柔軟的那一塊「家人」時,沒有人可以忍住不哭。(圖片取自https://www.nownews.com/news/20190216/3227305/)


Q4:冒險無所取代的意義是什麼?

A4:

Albert認為,冒險是進步的力量。所有的進步,都來自冒險精神,但冒險和莽撞是不一樣的,必須經過完善的規劃,勇敢踏出舒適圈,去到更好的境界。許多人質疑,南極行究竟是冒險還是挑戰危險?Albert覺得自己並不是故意要挑戰危險,只是危險是想要挑戰的目標的常備元素。  

楊力州導演則與大家分享了兒子的小故事。當兒子尚在學習走路時,卻因為非常想要拿到一個玩具,而冒險放開手,邁開步,去拿到,儘管拿到後跌倒了也沒關係,就再站起來就好。楊力州導演認為冒險精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,但因為年紀漸長,常被遺忘甚至流失,只是對著他的經歷讚嘆很棒很羨慕,這樣是非常可惜的。  

「我對Albert有信心,我知道他就算用爬的,都會堅持爬到南極點。」十分瞭解Albert個性的楊力州導演在演講中鏗鏘有力地說著這段話。Albert認為,無論是哪一趟冒險,都要清楚自己的目標,不要故意置自己於險境,但想盡辦法往目標前進。他以這樣的冒險精神,勉勵所有橘人們,在人生中、在工作上都要為自己冒險,爭取更好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