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o_gvoice

《哩底咧創啥》 挖底TC提攜孵化,一種「感性地出發,理性地前進」的創業家精神

▲ 《哩底咧創啥》團隊採訪TC提攜孵化三位團隊夥伴,由左到右分別是Eilis、Mark和大Q。

《哩底咧創啥》計劃為了更貼近了解青年有哪些創新想法來到了台中的TC提攜孵化,在台中落地的他們扎實地建立校園與業界的連結,透過創新活動策展與創業發表秀(Demo Show),以提攜為出發,期望將前輩的創業經驗傳承給青年創業家,這個過程當中,由TC提供創業上的資源協助及經驗分享。但在和TC三位創辦人訪談的過程中,除了看見青年創業的多元樣貌,感受到其中更寶貴的其實是「創業家精神」的傳遞,這也是他們追求理想生活背後的重要補給與裝備。

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,我們最常面對的題目就是選擇題,從四個選項推敲出正確解答,憑藉的是老師上課所傳授的知識與教科書上的內容。然而,面對人生、夢想還有生活上的抉擇,當這些題目都成了開放式問答,看似終於有了自由作答機會的我們,反倒陷入了沒有固定答題模式的迷惘。

如果成為自己心目中的模樣是最後想要得到的解答,我們要如何才能到達?

以”問題導向”出發,動手尋找答案

▲ TC創辦人Mark,他說:「缺什麼就去做什麼,失敗了最痛,但痛了學最快。」

TC 的創辦人Mark說他喜歡以Problem-Based(問題導向)為出發來思考事情,提出問題然後積極找尋各種解決方案,在「做中學」的過程中,你會更直接地提升技能與找到答案。舉例來說,在求學期間喜愛打線上遊戲的他,不想浪費時間打怪升等,於是就著手研究寫了個外掛程式,不但解決了問題,同時也增強了自己寫程式的能力。

Mark說:「缺什麼就去做什麼,失敗了最痛,但痛了學最快。」缺乏銷售經驗,那可以從業務開始著手;沒有社交與溝通經驗,那就從當公關、辦活動開始。面對每個被丟出的問題,有時候會讓我們害怕、逃避,甚至質疑起自己的能力,不過,這些缺乏其實都是讓自己變得更強的重要動力,積極找尋解決方案,就能從實做當中得到最深刻的學習經驗。

一群夥伴一起用力地玩,創造答題新選項

▲ TC團隊共同創辦人,Eilis。父母期待她找一份穩定的工作,但她勇敢地選擇踏入變動性高的新創領域。

TC團隊中負責營運與公眾關係的共同創辦人 Eilis提到中南部學生的生活圈相對狹小,學生可能偶爾相約夜衝、夜唱,但很少人願意跨出校園,接觸些日常生活外的體驗,TC就是在創造連結校園以外的可能性;而另一位共同創辦人大Q原本則是念土木系,他在TC主要負責程式系統,大三機緣之下參與了TC舉辦的程式競賽,截然不同領域的體驗也為他帶來改變的契機,並且因為自己勇敢的毛遂自薦,爭取到加入TC團隊的機會。

▲TC團隊共同創辦人,大Q。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毛遂自薦加入TC團隊,在工作之餘,他還是個駐唱兼吉他演奏家。

因著不同原因所聚集在TC的這群夥伴,都實踐著把玩樂這件事情做到卓越,並認真「玩」出名堂的想法,因為答案也許從來就不在原本被設定的選項中,卻很可能在共同探索中,發現新的選項。Mark說:「玩到後來可能變工作,工作到後面也可能是玩!」看見舒適圈以外的新樣本、累積起豐富的生活體驗,我們喜愛的生活模式與熱情所在可能就藏在其中。 

堅持到底,寫好寫滿自己的答案

人生只有一次,作答時間有限,要怎麼在光陰流逝之中寫出心中理想模樣的解答?如果一直在起點前徘徊,我們永遠到不了目標,有時候反而是義無反顧出發了,沿途看見的景緻帶給我們更多堅持下去的動能。

訪問的尾聲,Mark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關於夢想的註解,他說: 「通常是感性的理由促使人出發,但緊接著應該要有理性的評估才能夠堅持下去,衡量與成功間的距離,並將其切割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。」這樣一來,看似遙遠的路途,因為有了一個個短程的目標,而能夠不斷地前進,其中的成就感,也是下一次再往前進的動力與養分。





關於TC Incubator提攜孵化
以提攜為出發點,由創業前輩提攜後輩,
將創業經驗回饋於青年創業家,並藉由資源整合,提升創業成功因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