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o_gvoice

《哩底咧創啥》 挖底有用案內所,純厭世無用,勇於實驗才有用

講起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,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,「有用案內所」的三位夥伴—Ruby、晏睿、大廣,不諱言地說起當初所面臨的問題–社會經濟成長停滯,要靠著低薪養活自己都有困難。就像是大多數年輕人都要面對的挑戰,想要追夢、做自己喜歡的事,但也要想個辦法養活自己,語氣中偶爾有著這世代的厭世哲學,但你可以感覺那種「厭」,其實是比誰都還有生命力的證據!在有限的資源中,勇於做自己喜歡的事,找到屬於自己有用的位置。

▲人人有手機的時代,有用案內所的名片就牆上,需要的話,就用手機拍下來吧!

無用不是本質,而是放錯了位置

Ruby:「我們丟了很多東西,但這些東西可能都是文化的一部分。所以有用案內所希望把這些東西再拼回來,呼應在當代它該要有的樣子,經由家飾改造,希望大家再去使用它。」將被丟棄的東西,賦予新的使用意義,便不再無用。

「我就是這樣在看這些垃圾的,他們只是運氣不好,不是真的是垃圾。」大廣回憶小時候不受肯定的日子。直到高職與大學時期,觸碰了不同形式的藝術,從動畫、平面設計、攝影到音樂,「當我開始把各種興趣攪在一起,才慢慢誕生出現在廢物救星(註1)的概念—看來平淡無奇的單獨物件,結合在一起,可能成為一個無堅不摧的新生命。」

晏睿更直言:「你沒辦法把自己放在最有用的位置,就是無用!」說起高中時自己的成績並不出色,老師對他沒有太大的期望(考上名校),也正因如此,反而能更自在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。有時候身邊的人對你期望很高,反而會有更多聲音,此時就要去思考這些是否真的是適合自己的建議,不然充其量只是混淆視聽,而蒙蔽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路。

▲有用案內所三人,左:Ruby,中:晏睿,右:大廣

懷抱實驗精神,接受失敗的可能

成立半年多的有用案內所,不斷地在創作,嘗試在群眾與社會之間推動他們的理想,「因為別人都怎麼做,所以你也要這樣子做。整個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太過單一,鼓勵我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。但,不管做什麼事情,實驗、報告……甚至是煮飯,其實都必須不斷嘗試,才知道怎樣比較好吃 。」面對社會的挑戰,Ruby說得激動,卻走得踏實。

在有用案內所,經由實驗和失敗,他們發現拿半成品給客人看比成品有用,因為這些物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本來就是製作過程,多數人很喜歡有用案內所的東西,但遇到不喜歡的人也不需要強求他們,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。

▲ 有用案內所店內的手工木刻

一個有用的團隊,不忘每個獨立的人

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相處之道,而「有用案內所」的分工很簡單,雖是經營相同的理念,但彼此都是獨立的個體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。

晏睿和大廣負責創作的部分,Ruby則多負責專案管理的部分,當要求完美的作品遇上時效的壓力,他們自有磨合的辦法。Ruby:「因為我們是夥伴,我不會告訴他們要做什麼,或者你走吧之類的話,大家是互補的,加入後慢慢了解大家,知道如何鼓勵對方。」

▲有用案內所最著名的代表,門口手作的木框窗,引來許多人爭相取景拍照

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的過程,我們會有很多對現況的不滿、在體制裡的掙扎。也許你像Ruby一樣一直以來都清楚知道自己的所在,也許你如晏睿一樣必須在相對艱困的環境中妥協,也許你像大廣一樣覺得自己別無選擇。但有如大廣說的:「每個人都有適合他自己的選擇,現在大家都是選擇不相信一件事情,而不是去相信什麼,當你先相信一個什麼,自然會有一條道路引導你。」

後記

「有用案內所」他們三人勇敢追夢的過程中,是我看過最實際且最溫柔的反抗。呼籲不要太過任性,讓周遭在乎你的人痛苦或受傷,要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下有計畫的執行。也不要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忽略了愛你的人,他們的關心可能有很多的方法,但千萬不要忽略招致遺憾。